机械-食品标签:雾里看花迷人眼 消费购物应谨慎
食品标签是判断食品质量合格与否的重要根据,是消费者了解食品质量优劣与好坏的重要途径,是食品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对此有逼迫性的规定和要求。但从日照市06年度上半年监督抽查情况看,食品标签问题仍较为突出,已成为影响我市食品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食品标签问题已成为影响食品质量合格率的1个重要因素,今年上半年日照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共监督抽查了日照220家食品生产企业,抽取样品260余批次产品,产品合格率为87%。需要关注的是,在不合格34个批次食品中,有13批次食品仅因食品标签不符合标准规定被各级监督抽查判定为不合格,占所有不合格食品的38.2%。 食品标签是用来明确告知消费者吃什么、质量如何、能否安全食用、由谁生产的。其内容的真实和完全,对人们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制定食品标签标准并实行和监督拆迁补偿款一般要多久能拿到,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的通行惯例。那么,消费者怎样来读识食品标签呢﹖我国于2004年修订的逼迫性国家标准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规定,包装食品标签应遵照这些原则和要求:标签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重量、厂名、厂址、生产批号、生产日期、保质期或保存期、食用方法指导、质量等级、产品标准代号、商标等内容。但是,目前在市场上食品包装不符合《GB7718⑵004》标准要求的食品标签随处可见。 在平常监督检验中,食品标签不合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标签内容不全,缺项现象严重。有些企业不标厂名、厂址,或仅标注“山东日照制造”、“日照特产” 字样,或标注“××食品厂”等不真实厂名、厂址;有的则无配料表,无日期标注,无产品标准代号,无保质期等关键内容。2、食品名称5花8门、名不副实。如饮料产品,有的企业把原果汁含量低于2.5%的,或用香精配制的果味型碳酸饮料标注为“果汁型碳酸饮料”;把原果汁含量低于10%的果汁水称为“果汁饮料”等等。3、无生产日期或生产日期超前标注。个别小作坊生产企业借口生产日期标注有困难或考虑到标注麻烦而不愿标注,致使在市场上常常看到发霉变质的面包、糕点和腐蚀、鼓胀、变味的罐头和浑浊、沉淀的饮料。乃至有些企业背背了食品标签日期标注要真实的规定,弄虚作假,超前标准生产日期或毫无根据地制定保质期限和保存期限。4、盲目夸大食品功效,宣扬虚假疗效。有些企业为了逢迎某些消费者的心理,在标签上随意美化、夸大食品作用,滥用虚假之词,乃至用带敲诈性的语言作不实描述。5、进口食品的标签无中文标识。进口食品应当符合进口国的标签要求,这已是国际惯例。但目前个别经销的进口食品无中外标识,消费者没法辨认。 在购买食品时查看标签应掌控4个重点:1看食品标签内容是否是齐全。依照国家逼迫性标准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拆迁补偿决定书有效吗,预包装食品标签必须标注的内容有8项,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及固形含量,制造者、经营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和蕴藏方法,质量(品质)等级,产品标准号和特殊标注内容。2看食品标签是否是完全。食品标签不得与包装容器分开,若发现标签的内容在流通环节中变得模糊乃至脱落,不能保证消费者购买和食用时醒目,易于辩认和识读,要谨慎购买。对没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的“3无产品”,更要主动抵制并及时向质监部门举报。3看标签是否是规范。注意食品标签中所用文字是否是为规范的汉字。若同时使用汉语拼音,要求拼音正确,且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若同时使用少数民族文字或外文,要求必须与汉字有周到的对应关系,且外文不得大于相应的汉字。另外,还应注意食品名称的位置是否是位于标签的醒目位置,是否是与净含量排在同1视野内。4是看标签的内容是否是真实。国家逼迫性标准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食品标签的所有内容,不得以毛病的、引人误解的或欺骗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绍食品,为消费者明明白白购物提供保障。 信息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